首页 全部作品 奇幻玄幻 李承乾拥兵百万,父皇请称太上皇

第179章 北凉使至,婚书抵京

   又是如何,一剑之下,便让那位游戏人间百年,被誉为“陆地神仙”的酒剑仙,道心破碎,俯首称臣。\b!i·q¢i¨z*w¨w?.*c^o!m¨

   这些消息,经过说书人和江湖客的添油加醋,早已变得神乎其神。

   有人说,那新皇,是上古神魔转世,天生便有无上神力。

   也有人说,他是在被废黜的那几年,於深山之中,得了仙人传承,学来了,真正的“仙法”。

   眾说纷紜,莫衷一是。

   但有一点,是所有江湖人都公认的。

   那就是,如今的长安城,那位开元皇帝李承乾的身上,藏著这个时代,最顶尖的,力量的秘密。

   一时间,无数自詡为高手的江湖人,都將目光,投向了那座威严的帝都。

   他们有的,是想去投靠新皇,博一个封妻荫子的前程。

   有的,是想去挑战权威,踩著皇帝的名头,一战成名。

   但更多的人,是和那些传言一样,想去长安,窥探那“仙法”的奥秘。

   ……

   东海之滨,武帝城。

   一个身穿白衣,容顏绝世,雌雄莫辨的身影,正站在城头,遥望著西方。

   她的背后,背著两柄刀,一柄名为“绣冬”,一柄名为“春雷”。

   她的脸上,总是带著一副生人勿近的清冷,仿佛这世间的一切,都无法让其动容。

   她,便是南宫僕射。

   被誉为“天下第一美人”,也被称为“白狐儿脸”。

   更是,江湖年轻一代中,公认的,最顶尖的刀客。

   她的目標,只有一个。

   那就是,成为,真正的,天下第一。

   为了这个目標,她可以付出一切。

   这些年来,她读遍了武帝城中的天下武学,挑战了无数成名已久的高手。

   她的刀,越来越快,越来越利。

   她的修为,也已经,触摸到了那传说中的“陆地神仙”的门槛。

   可她总觉得,还差了点什么。

   武道的尽头,到底是什么?

   难道,就只是像那武帝城的王仙芝一样,坐镇一城,號称不败,然后,在漫长的岁月中,慢慢老去吗?

   不。/k?a*n^s`h-u_y.e~.¢c*o?m_

   南宫僕射不想要那样的“天下第一”。

   她要的,是真正的,超越凡俗,俯瞰眾生的,无上大道。

   直到,那些关於长安的传言,传到了她的耳中。

   “一剑,碎仙人道心?”

   当南宫僕射,第一次听到这个传言时,她的第一反应,是不信。

   酒剑仙的名头,她也听说过。

   那是一位,真正站在了人间武道之巔的存在。

   就算是她的父亲,那位曾经的天下第一,在酒剑仙面前,恐怕,也討不到什么便宜。

   而李承乾,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,一个凡间的帝王。

   怎么可能,一剑,就击溃了那样的存在?

   这其中,必然有夸大的成分。

   但是,无风不起浪。

   能让整个江湖,都传得沸沸-沸扬扬,那必然,是有著几分真实性的。

   南宫僕射的心,动了。

   她感觉到,自己苦苦追寻的那个,超越了武道尽头的答案,或许,就在长安。

   就在那个,神秘的,开元皇帝身上。

   “仙法……”

   南宫僕射的口中,轻轻吐出这两个字。

   她那双清冷的眸子里,第一次,燃烧起了,名为“渴望”的火焰。

   她不再犹豫。

   她从高高的城头,一跃而下,身形,如同一片白色的羽毛,轻飘飘地,落在了地上。

   没有惊起,一丝尘埃。

   她没有和任何人告別,包括那位,將她养大,传授她武艺的,武帝城主。

   她只是,认准了西方的方向,一步一步,走了过去。

   每一步,都走得很稳。

   每一步,都让背后的双刀,与自己的心跳,更加契合。

   她要去长安。

   不是去投靠,也不是去挑战。

   她要去,看一看,那所谓的“仙法”,究竟是何等的模样。

   然后,將它,学过来。

   再然后,用它,来超越那个,高高在上的,皇帝。

   成为,这片天地间,唯一的,天下第一!

   这,就是南-宫僕射的,道。#¤求??μ书oa′帮?± ?<>无±\§错??内??~容÷£

   一条,比任何人都更加纯粹,也更加孤高的,求道之路。

   秋风萧瑟,长安城外,官道之上,一队车马,正缓缓驶来。

   这队车马,与寻常的商队,截然不同。

   没有喧闹的叫卖,没有疲惫的马夫。

   只有数十名身披黑色铁甲,腰佩北凉刀,眼神冷冽如冰的骑士,默默地,护卫著中间那辆看起来並不奢华的马车。

   他们的身上,散发著一股,只有从尸山血海中,才能磨礪出的,铁血煞气。

   每一个人的脸上,都写满了,属於北凉铁骑的,骄傲与彪悍。

   当这支队伍,出现在长安城门口时,立刻,就引起了城门守军的警惕。

   “站住!来者何人!”

   一名守城的校尉,带著一队神策军,立刻上前,拦住了去路。

   为首的那名北凉骑士,缓缓勒住马韁。

   他从怀中,取出了一面黑底金字的旗帜,和一份盖著北凉王印的文书。

   “北凉王府使团,奉我王之命,前来拜见大唐皇帝陛下。”

   他的声音,不高,却自有一股,属於边疆百战之士的,鏗鏘与傲然。 守城校尉接过文书,仔细验看了一番,確认无误后,脸上的警惕,才稍稍缓和了一些。

   但他並没有立刻放行。

   “在此等候。”

   他留下这句话,便立刻派人,飞马入城,向宫中通报。

   北凉使团,到了。

   这个消息,像一块石头,投入了长安城这片看似平静的湖面,瞬间,便激起了千层浪。

   北凉!

   那个盘踞在西北,名义上是大唐藩属,实则,早已自成一国,连太宗皇帝都奈何不了的,北凉王徐驍!

   他竟然,派了使团来长安?

   而且,还是在新皇登基,根基未稳的这个,敏感的时刻。

   他想干什么?

   是来示威的?还是来,试探虚实的?

   一时间,长安城內,暗流涌动。

   无数双眼睛,都盯向了城门口,那支散发著生人勿近气息的,北凉使团。

   ……

   太极殿。

   李承乾高坐於龙椅之上,面无表情地,听著下方李君羡的匯报。

   “启稟陛下,北凉使团已至城外,为首者,乃是北凉王府长史,宋洞明。”

   “宋洞明?”

   李承乾的口中,念著这个名字。

   他知道这个人。

   北凉王府两大谋士之一,虽然名声不如李义山响亮,但也是个,足智多谋的人物。

   徐驍派他来,看来,是带著十足的诚意来的。

   “宣。”

   李承乾只说了一个字。

   “是。”

   很快,在內侍的引领下,一个身穿青色官服,面容儒雅,看起来更像是个教书先生的中年人,缓缓走进了太极殿。

   正是宋洞明。

   他一走进大殿,便感觉到了一股,与北凉王府截然不同的,压抑与威严。

   大殿两侧,那些如同雕塑般静立的不良人,身上散发出的阴冷气息,让他这个见惯了沙场悍卒的人,都感到了一丝心悸。

   而龙椅之上,那个年轻得有些过分的帝王,更是让他,连直视的勇气,都没有。

   他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,却仿佛,是这片天地,唯一的中心。

   那股无形的,融合了铁血、霸道、与苍生愿力的帝王之气,压得他,几乎喘不过气来。

   宋洞明的心中,掀起了滔天巨浪。

   来之前,王爷和李先生,对他千叮万嘱,说这位大唐新君,深不可测,绝非凡人。

   他当时,还有些不以为然。

   觉得,不过是一个靠著兵变上位的,二十出头的年轻人,能有多厉害?

   可现在,他信了。

   而且是,深信不疑。

   这位开元皇帝,比王爷和李先生描述的,还要可怕百倍!

   他强行压下心中的震撼,走到大殿中央,对著龙椅上的李承乾,深深一揖。

   “北凉臣,宋洞明,参见陛下。吾皇万岁,万岁,万万岁。”

   他自称为“臣”,而不是“外臣”。

   这一个字的区別,便已经,表明了北凉的態度。

   龙椅之上,李承乾的目光,落在了他的身上,平淡,却又仿佛能洞悉一切。

   “平身。”

   “谢陛下。”

   宋洞明站直了身体,依旧低著头。

   “北凉王,派你来,所为何事?”李承乾开门见山地问道。

   宋洞明深吸一口气,从怀中,取出了一份用锦盒装著的,烫金婚书。

   他高高举起,声如洪钟。

   “启稟陛下!”

   “我王徐驍,感念陛下天威,心向神化。知陛下登临大宝,开创万世未有之伟业,特遣臣,前来恭贺。”

   “我王言,北凉,永为大唐之屏障,三十万北凉铁骑,愿为陛下,镇守国门,抵御北莽!”

   “为表诚意,我王愿將掌上明珠,二郡主徐渭熊,嫁与陛下,侍奉君侧,以结,秦晋之好!”

   “此,乃北凉王亲笔所书之婚书,请陛下,御览!”

   轰——!

   这番话一出,整个太极殿,瞬间炸了锅!

   那些站在两侧,旁听的朝中重臣,如魏徵、房玄龄等人,一个个都瞪大了眼睛,脸上写满了不敢置信。

   联姻?!

   北凉王徐驍,那个桀驁不驯的“人屠”,竟然要和亲?!

   还要把他那个,据说才智无双,被誉为“女中诸葛”的二女儿徐渭熊,嫁给陛下?!

   这……这太阳是打西边出来了吗?!

   所有人的目光,都齐刷刷地,看向了龙椅上的李承乾。

   他们不知道,这位心思比海还深的陛下,会如何应对,这突如其来的,天大的“馅饼”。

   是接受?还是拒绝?

   接受,则可不费一兵一卒,便將北凉这头猛虎,收入囊中,彻底稳定西北边疆。

   但,徐驍此人,狼子野心,谁知道,他这葫芦里,卖的到底是什么药?

   这会不会,是一个巨大的阴谋?

   可若是拒绝……

   那无疑,是直接將北凉,推向了对立面。

   以那位新皇陛下的霸道,他会容忍一个不听话的藩王吗?

   到时候,一场大战,恐怕,在所难免。

   一时间,整个大殿,都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寂静。

   所有人的心,都提到了嗓子眼,等待著,新皇的裁决。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